2023年我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纵深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国有经济布局持续优化,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逐步完善,国有资本运营和收益管理得到加强,国资监管效能不断提高国企党建工作全面强化,县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行、实体化经营、效益化提升取得初步成效。
一、全县国有企业资产总体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底,县财政局出资监管的国有一级企业共有2家,即南丰县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投集团)、南丰县工业创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创投集团)。国有企业共有在职职工176人,其中:城投集团 110人(正式职工15 人、劳务派遣 70 人、临时人员25人);工创投集团66人(正式职工5人、劳务派遣16人、临时人员 45 人)。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89.02亿元,负债总额 112.16 亿元,资产负债率 59.34%,所有者权益总额 76.8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 10.1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0.18亿元,上缴税金 0.5663 亿元。其中城投集团资产总额157.51亿元:负债总额91.08亿元,资产负债率57.82%,所有者权益总额66.43 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97 亿元,实现利润总额 0.45 亿元,上缴税金0.56亿元。县工创投集团资产总额 31.51 亿元,负债总额21.08亿元,资产负债率66.9%,所有者权益总额10.43 亿元,实现营业收入 1.1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0.27亿元,上缴税金 0.0063 亿元。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国有经济布局持续优化。一是国有企业发展定位更加明确。根据我县国有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府融资平台优化升级工作要求,将县桔元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南丰县工业与科技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3家县属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整合。整合优化后我县形成城投集团和工创投集团两家县属融资平台公司。同时县直单位所属国有企业脱钩划转工作顺利推进,绝大部分正常经营的县属国有企业已经划转。目前,城投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达 26个,控股企业3个,参股企业1个,工创投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11个,参股企业4个,代管企业1个,二是企业信用评级有效提升。我县已完成城投集团主体信用评级工作,主体信用评级达 AA。三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突破。县属竞争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数量已达4家,分别是江西嘉义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江西乐蒙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江西芝露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抚州绿力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二)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健全。一是公司治理体系不断优化。目前,城投集团、工创投集团董事会建设得到加强,已实现外部董事全覆盖。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已逐步完善,经理层活力有效激发。二是县属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截至2023年底,南丰县律师事务所、南丰县建筑设计院等7户县属经营类事业单位均按要求完成了公司制改革
三是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全面加强。制定《县属出资监管企业风险防控的意见》,逐步构建县属国有企业投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立资产负债水平相适应的投融资决策机制。(三)市场化经营机制逐步完善。一是完善县属国有企业薪酬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原先制定的《南丰县桔元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薪酬管理方案》基础上,拟定《2023 年度南丰县县属国有企业综合考核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与企业管理人员薪酬相挂钩,充分激发企业活力。二是全面推进“六定”改革。积极推进定机构、定职数、定员额、定机制、定薪酬、定任期的“六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职责清晰、精简高效、运行专业的管理机制,国有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四)国有资本运营和收益管理成效显著。一是实行经营性资产统一管理。我县国有资产资源整合有序推进,已基本完成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确权评估、划转注入等工作,将仿古一条街、国有林场、园艺场、殡葬管理所、火车站停车场、东门农贸市场等资产及潭湖水库、车么岭水库水面经营权、殡葬经营权划转至县属国有企业,壮大县属国有企业资产规模。2022年以来,我县累计向县属国有企业注入各类经营性资产31.85亿元。二是建立各类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县属国企对经营性资产实行付费使用制度,2022年实现经营性资产租赁收益0.089亿元,2023年实现0.17亿元,增幅达91.01%。同时,自2022年8月起,县政府向平台公司注入资产采取有偿转让方式,不再实行无偿划拨。三是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加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上缴比例,在年上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益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国有企经营预算支出资金,主要用于企业化解债务,向平台公司增加实缴注册资本金等方面支出。2023 年我县城投集团上缴2022 年度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0.33 亿元。
(五)国资监管效能不断提高。一是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我县印发《关于加强县属出资监管企业风险防控的意见》《南丰县国资国企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南丰县属政府融资平台优化升级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健全国资监管体制,规范县属国有企业管理,出资人职责逐步理顺,监督机制已见雏形。二是稳步推进绩效考核制度。按照“一企一策”原则,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推进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2022-2023年,县属国有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均已如期完成,考核结果良好,
(六)国企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一是企业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常态长效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提出的“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定位,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要求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精神在我县国有企业落地生根。二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推动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巡查、审计监督、财会监督贯通联动、一体落实。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监管机制有待健全。一是监管机构人员配备不足,我县的国资国企监管机构只是财政局内设股室(县国有资产运营服务中心虽已成立但没有实际运行),现在岗人员2人(含临聘人员1人),机构人员配备与国资监管职能不匹配,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国资国企监管工作重任。二是各项监管制度不够齐全,国资监管“大格局”尚未构建,各监管部门对国有企业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国有企业接受监管的意识不强,配合度不高,需要上报的报告、报表等不及时不主动。
2.国企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我县国有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比较粗放,现代企业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3.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偏小,实力较弱。截止2023年12月底,我县城投投集团、工创投集团总资产合计 189.02 亿元,营业收入10.11亿元,实现利润0.18亿元,其中工创投集团处于亏损状态,与我市先进的兄弟县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县直单位的部分资产由于产权尚未办证或未评估等原因,导致无法形成账面资产。
4.国有企业收入来源单一。目前,我县国有企业的收入集中在市政工程、安置房等领域,收入渠道单一。
5,企业经营人才匮乏。国有企业内懂经营会管理的企业人才严重短缺。
6.国有企业党建薄弱。县属国有企业党政班子人员配备不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国有企业对党建的重视程度不够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县将以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在推动我县高质量发展中的产业引领、科技创新、安全支撑作用。
1.完善外部监管和内控制度,防范经营风险。国资监管机构将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进一步完善投融资决策、三重一大、资金管理、对外担保管理等制度。同时,督促企业尽快完善对外担保、项目管理、员工招聘、新酬分配、绩效考核等内控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融资行为,建立招标负面清单,加强投资备案管理,拟定《加强县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若干措施(试行)》,报县政府研究
2.加大资产资源盘活整合重组力度。全面完成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脱钩划转工作,进一步梳理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办国有企业。加大县属国企“三资”改革力度,盘活闲置低效资产,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3.积极拓宽收入来源。一是投资增效。分别围绕我县绿色食品、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南丰蜜桔、设施蔬菜、龟鳖养殖和深加工、建筑建材、数字产业等领域寻找优质项目,推进产业链延伸,探索新的增长点。二是降本增效。强化精细管理,在降本增效上算精帐、细帐,努力实现提质增效。
4.加强党建工作。依法将党的组织、党的活动写入公司章程,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的领导有机融入国有企业经营金过程,将党的建设内嵌到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党建与国有企业经营局颜共报、双促共赢。
5.强化廉政建设,防范康洁风险。全面落安党风廉政建共赢设资任制,梳理康政风险岗位;针对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投融资,对外担保等风险环节,进行重点跟踪和管理。